东城殡仪服务 Beijing binzangwang
首页 > 陵园动态  > 行业动态

大兴区殡仪服务中心官网:殡仪服务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报告

发布时间:2025-09-17 16:06:01

大兴区殡仪服务中心作为首都殡葬服务的重要窗口单位,始终秉持"以人为本、服务民生"的宗旨,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机构发展的核心使命。根据《民政部关于全面推行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民发〔2022〕5号)文件精神,结合北京市殡葬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,现将我中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作如下报告:

殡仪服务:400-099-9038微信咨询

一、惠民殡葬政策落实成效显著中心严格执行北京市惠民殡葬政策,2024年度累计为辖区居民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达287万元。其中,为城乡低保对象、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提供免费骨灰安放服务156例;推出"千元殡仪服务包",包含遗体接运、存放、火化等基础服务,惠及群众达832户。通过官网公示、社区宣传等方式确保政策透明,在北京市殡葬服务满意度调查中,惠民政策知晓率达92.3%。

二、生态环保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1. 绿色殡葬设施升级:投资680万元完成火化设备环保改造,经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检测,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30%。2025年1-8月,累计减少碳排放量达42吨。2. 节地生态安葬推广:设立"生命花园"生态葬区,推出草坪葬、花坛葬等6种生态葬式,2024年生态葬比例同比提升18%,累计节约土地资源2300平方米。3. 殡葬用品环保转型:全面禁用不可降解祭祀用品,推广可降解骨灰盒、纸质花圈等环保产品,环保用品使用率达75%。

三、人文关怀服务体系持续完善1. 专业化哀伤辅导:配备3名国家认证哀伤辅导师,2024年开展个体心理干预服务276人次,团体哀伤辅导活动24场。建立"逝者档案管理系统",保存逝者人生故事记录达1.2万份。2. 特殊群体专项服务:为失独家庭设立"暖心陪伴"计划,提供三年免费祭扫服务;开发手语视频服务指南,年服务听障人士63人次。3. 生命教育创新实践:与区教育局合作开展"生命课堂"项目,组织中小学生参观体验活动48场,参与师生超5000人次。

四、数字化服务转型成效突出1. 线上服务平台建设:官网累计访问量突破50万次,实现殡葬业务"一网通办",线上办理比例达67%。开通"云祭扫"平台,年服务用户2.3万人次。2. 智能设施应用:引进智能遗体冷藏系统、VR告别厅等科技设备,服务效率提升40%。开发"殡葬服务电子地图",整合全区26个殡葬服务网点信息。3. 数据互联互通:与北京市殡葬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对接,实现死亡证明、火化证明等电子证照跨部门共享。

五、应急服务能力全面提升1. 公共卫生应急机制:建立三级疫情防控预案,2024年妥善处置涉疫遗体53具,实现工作人员零感染。储备专用殡仪车辆4台,应急物资储备达标率100%。2. 重大事故响应体系:组建20人专业应急队伍,与公安、医院建立快速联动机制,年均完成突发事件遗体处置18例。3. 灾难救援协作:参与京津冀殡葬应急协作演练3次,储备移动式火化设备2套。

六、社区共建与公众参与1. 社区联络机制:在22个街道设立殡葬服务联络员,每季度开展社区座谈会,2024年收集并解决群众建议47条。2. 公众监督体系:聘请10名社会监督员,每半年开展服务质量暗访评估。官网设立"阳光殡葬"专栏,公示服务价格、招标信息等事项。3. 志愿服务网络:发展殡葬志愿者86名,开展"清明志愿服务周"等活动,年服务时长超3000小时。

七、员工权益保障与职业发展1. 职业防护体系:为全体员工配备专业防护装备,年健康体检覆盖率100%,建立心理减压室等关爱设施。2. 技能提升计划: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合作开展殡仪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,持证上岗率达100%。3. 行业交流合作:参与制定《殡仪服务机构等级评定》等3项地方标准,发表行业研究论文5篇。

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:1. 老年群体数字鸿沟问题:将增设社区代办点10个,开发适老化服务界面2. 生态葬接受度有待提升:计划每年投入50万元开展绿色殡葬宣传3. 专业人才储备不足:拟与高校合作设立殡葬专业奖学金

未来三年重点规划:1. 建设全市首个殡葬文化纪念馆2. 实现殡仪服务碳达峰目标3. 打造"智慧殡仪"示范工程

本中心将持续以"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"为服务理念,通过官网(https://32.clzcf.com/)定期发布社会责任履行进展,欢迎社会各界监督指导。‍

殡仪服务:通州殡仪馆|西城殡仪馆|怀柔区殡仪馆

东城殡仪服务 —臻于至善|唯念百年—
400-099-9038
  | © Copyright©2010-2019
首页首页 在线客服微信客服 电话咨询殡仪服务电话